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
Wetool被封杀背后,私域流量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?

2022-3-18 15:35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333| 评论: 0

这两天,Wetool被封杀成为了私域流量圈的热点事件。

5月25日晚,Wetool的官网主页显示,Wetool接到部分用户反馈问题,“为安全起见,请暂停使用Wetool。”与此同时,在多个微信群内,Wetool创始人刘睿泳也发言表示,请正在使用Wetool的用户退出Wetool,“不要再用了”。




一、Wetool为何被腾讯封杀?

玩私域流量的都知道,Wetool是一款让人又爱又恨的社群管理工具,它的营销功能实在过于强大。

从官网上介绍来看:Wetool支持群统计、自动接受好友、批量群邀请、自动踢人、多群转发、好友去重、智能机器人等等,它能帮你做什么呢?

它能潜入一个个微信群里自动加人,几天就打造一个5000活粉的账号;

它能批量邀请好友进群,一天拉十几个500人大群供你发布营销消息;

它的智能机器人能帮你自动处理讨厌的售后、投诉等一系列回复。

如果你是做微商的,那么你一定会对这个软件热爱有加,但是如果你是被薅的用户,那么你一定会被它的各种骚扰深恶痛绝:

比如莫名其妙被拉入一个个炒股群、抢券群、派单群;

被无止境的加好友、推销、群发;

甚至拉进免费领奖群,被骗子利用甚至骗钱财。

这些不断骚扰用户的行为与微信的用户至上价值观天然相违背,被微信封杀只是迟早的事,只不过在618前夕,进行了如此精准的打击,让不少中小微企业想要靠618电商大促回波血的愿望落空了。毕竟,使用Wetool的很多中小微企业,都非常依赖其所构建的客户流量池。

有人说,Wetool被封杀是腾讯在为自家的企业微信清路,毕竟Wetool现有的功能,企业微信都有,而企业微信与微信是两个不同的生态体系,一个是to B的,一个是to C的,相互不打扰,更适合企业去经营自己的客户,沉淀自己的私域流量。

答案真的这么简单吗?



我看未必,Wetool之所以被封杀引起业界震动,就证明Wetool的存在有着其真实的需求,许多中小微企业需要Wetool这样的工具来运营流量、变现流量,这种需求目前来看光凭企业微信还无法得到彻底满足。

而此次微信封杀Wetool,断了许多中小微企业的流量池,但是,中国上千万家中小微企业依然有着极为迫切的流量需求、营销需求,Wetool倒了,需求仍然在,私域流量依然还要玩,只是要换个方法了。

二、私域流量的三种常见模式

目前,市面上存在3种比较主流的私域流量的提法,一种是基于个人微信号,其核心是培训大家如何在微信里进行种草营销;另外一种是基于群控软件的解决方案,其核心方式是通过群控软件模拟真人,集中做吸粉,刷朋友圈的操作;还有一种是基于品牌自身的APP,通过推广企业自身的APP来留存和转化客户。

1、个人微信号模式分析

依赖个人微信号搭建私域流量池的特点是通过培训的方式,教会每个人如何运营他的微信流量,实现流量变现。这种模式主要依赖各种线上线下培训来落地,核心的培训内容是个人IP人设的打造方法,加人技巧,发朋友圈的技巧以及社群运营技巧等。

这样的好处在于培训的内容基本都是常识型道理,简单好理解,很快可以落地。但弊端是所有的流量,最终还是个人的流量池而不是企业的流量池,对企业而言,如果员工离职,这些流量都会损失掉。而且,由于培训这件事本身就不是标准化的,因此每个人理解各异,无法形成统一化、标准化、数据化的流程和机制。从合规角度来看,也有一定的风险,特别是频繁的加人操作和刷屏动作,容易被微信封号或降权。




2、群控机器人模式分析

群控机器人这种方式,从2017年开始火起来,基本是利于群控外挂技术开发的外挂,通常被包装成“微营销”神器。其原理是通过虚拟定位、批量打招呼等方式,批量模仿真人,实现批量添加好友,自动化批量发朋友圈,一键点赞,一键评论等功能;而所谓的“微信群营销功能”,是利于外挂实现定时群发,自动回复,自动聊天等控制功能。

它的特点是只需要一个人或小团队,依赖群控软件,就可以发展数量庞大的“假人”团队,组织化,标准化在微信里进行营销。这种做法,很明显违反了微信的平台规范,因此一经发现,会立刻被官方封链接,封号甚至封APP。今年以来,微信已经打击过上百万个明确使用外挂的帐号。从合规性来看,强烈不建议企业使用这种方式。




3、品牌APP模式分析

这种模式,比较适合一些有很高知名度,而且相对高频的品牌。比如喜茶、星巴克、肯德基等等。其主要特点是通过APP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打通,实现客户在APP上下单,由最近的门店配送货物的O2O闭环。

APP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,最简单清晰好理解。而且运营起来可以实现中央标准化,统一化的运营。从流量侧来看,门店和线上线下广告是APP的主要流量入口。

但其弊端也很突出,让用户下载APP,不论是认知成本,还是复购成本,都非常之高,这种模式的弊端在于由于APP推广留存成本过于高昂,适用范围非常狭窄。不太建议一般性的企业去实践。只适用于有极高品牌知名度,以及有相对高频、规模化的线下门店场景的品牌方才适用。

三、基于微信的B2S2C CRM系统是打造私域流量的最佳方式

在我们的日常观察与实践中发现,以上3种私域流量的玩法,都不是最优的方式,不能成为一种可以为企业所用,长效合规构建私域流量池的方式。

那么什么方式才是最优的方式呢。在这个问题上,我们思考的解决方案是,既然企业的每个员工都是企业的私域流量入口,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可以标准化、统一化地赋能每个员工,让他们可以长效地为企业带来流量并进行流量变现呢?

基于这样的思考,我们建立了一套以赋能为中心思想,基于微信的B2S2C CRM系统(社交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)。

B代表了Boss,即企业

S代表了Sales,指的是每个销售员

C代表了Customer,代表了每个消费者




(B2S2C的CRM模式)

通过这套CRM系统,企业赋能每个员工,转型成为企业的销售员,并通过工具和培训赋能每个销售员连接和转化消费者的能力,最后每个员工的客户资产,都做为企业的私域流量,沉淀在企业的私域流量池里。

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,我们加推通过B2S2C的CRM系统,成功帮助了国内3万多家企业,构建了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池,其中还有不少上市企业。这其中,踩过很多坑,走过很多弯路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深刻地感受到,很多企业都对新模式有很强的尝鲜欲望,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思考,围绕B2S2C的模式,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科学、有效的构建私域流量池的核心方法论,分为4个方面:

打通认知:B2S2C的关键在于赋能员工,企业需要实现7个在线、5个起来

落地工具:3大系统,APP+小程序+H5的CRM产品矩阵

执行步骤:4大步骤,将每个员工升级为智能销售员

组织能力:需要打造赋能型组织的前、中、后台新能力




从本质上来看,私域流量池的最佳载体是APP,因为在手机上,APP无疑是触达和转化用户体验最佳的产品形态。但为何此前很多企业都尝试做过自己的APP,但都失败了呢?这就要回到消费者需求这个角度来思考。

之前在《私域流量池》中我曾经分享过,由于智能手机屏幕大小的限制,消费者在选择安装APP的时候,会异常挑剔。他们只会选择高频和必须的APP进行安装。推广APP最大的难点在于:C端用户一般不愿意下载一个商家的APP,导致推广难,推广贵。

下载后留存很难,一般很快就会被卸载。

所以,除非是特别高频而且刚需的品牌,如喜茶,星巴克,瑞幸咖啡,才做到了让客户下载并持续使用他们的APP。而这些品牌,是极少的。所以,单纯依托于APP来构建私域流量池的尝试,基本以失败告终了。

那么,有没有另外的方式可以破局呢?

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,想到一个反向破局的方式。既然推广给C端用户如此困难,那么我们能否把APP装在每个员工身上,并通过员工把APP里的服务和内容传递给消费者呢?这就相当于把一个APP由总机变成了N个分机(N=企业员工数)。而每个分机,是一个自带流量的分机,即每个分机都有一定数量的微信好友。

所以,每个分机的流量都是天然带有信任基础的高质量流量。所以,总机APP只需要不断激活分机APP,让分机不断触达每个分机的终端消费者,就可以间接对所有分机关联的消费者进行激活和转化。

这样的模式,就是B2S2C(Bossto Sales to Customer)赋能型模式的精髓。




(B2S2C私域流量池与7个在线,5个起来)



所以,从产品矩阵上,每个分机APP的内容和服务,要触达微信用户,需要借助小程序或H5链接这两种产品载体,它们就相当于APP在微信里的衍生载体。最大的好处在于,通过小程序或H5链接,消费者不需下载APP就能了解到其关联的APP内容和服务。从而实现APP的活跃。

APP里面有企业的产品,宣传册,官方介绍,各种营销素材,还有CRM系统可以进行客户关系管理。员工把APP里的内容和产品,推送给他们微信里的好友。而APP的内容推送到微信后,不论是微信消息,还是朋友圈的内容,都应该以微信里最常见和最友好的格式来呈现。



比如说,像电子名片,商品,官网,动态,宣传册这类对展示交互需求比较高的内容,就比较适合用小程序的方式,那样的体验会更加流畅。而像文章、案例库、素材等比较适合在朋友圈发的内容,则比较适合用H5链接的方式。这样,小程序和H5链接,变成了APP内容在微信里的表现形式。用户也就不再需要重新下载企业的APP,就能通过小程序或H5链接,被链接和沉淀到企业的CRM系统里来。如果某个员工离职,那么他的客户也将被公司没收并进行二次分配,再也不用担心流量被滥用。




(B2S2C的CRM产品矩阵)

最后,总结一下以上的思路,在B2S2C模式下,依赖APP+小程序+H5链接的产品矩阵组合,就能让总部的APP充分赋能每个员工身上的APP,链接每个APP的流量,最终每个分机的流量可以导入到总部APP的流量池里,而这些沉淀的会员们,就变成了真正属于企业的私域流量池。

Wetool虽然已经被封杀,但是,中小微企业搭建私域流量的需求依然强烈存在,B2S2C模式是我认为目前最好的私域流量搭建方式,如果您有不同见解,欢迎与我交流。




我是刘翌(微信ID:JT-Jack),《私域流量池》作者,加推联合创始人/加推学院院长,加推首席战略官/前微信国际团队高管,20年互联网管理经历-12年Oracle,腾讯产品商业化运营经历,6年创业经历,创办3家创业公司,累计融资金额超过3亿。后续我会继续更新私域流量相关的解读文章,也会和大家一起在运营路上加速成长,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:私域流量训练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上一篇:直销业课程(第二天)

下一篇:Wetool一夜被微信判“死刑”,究竟踩到哪根红线?

sitemap.txt | sitemap.xml | sitemap.html 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彩虹系统 ( 湘ICP备17022177号-3 )

GMT+8, 2024-3-28 16:42 , Processed in 0.103396 second(s), 42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